同声传译多用于国际会议、专业研讨会等场合,基本能够实现同步翻译讲话者的发言。同传口译员要把发言人讲话的意思清晰地、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听众,帮助双方的交流得以实现。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。
一、倒装句的处理
英、汉语的语序差别很大,这就给口译造成了较大困难。
【例】: Japan surrendered in 1945 after Americans dropped two atom bombs 。
口译时,往往是刚刚译出前半句“日本人在1945年投降了”,接着又出现了后半句“美国人投了两颗原子弹后”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译员已按英文语序译出,只好把句子重新组合,再重复说一遍。但这又显得翻译水平不高。如何处理好呢?以下二种方法不妨试一试。 第一种:译员不要接得太紧,而是等讲话的人将大部分句子说出后,再开始翻译。但是,在快速的口译中,往往等不了这样长的时间。 这样,我们可以采取第二种方法:将一个句子断为二、三个简单句,在简单句之间,适当补充一些字、词,把它们有机地联结起来。上述例句可以译成:“日本人投降了,那是在1945年,在这之前,美国人投了两颗原子弹。”这样译,虽然不完美,但是主要意思都译出来了,而且句子也比较通顺。
二、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的转换
英语常用被动语态,相对来说,汉语则多用主动语态。了解这一点,在互译时,就会避免译出英文式的中文,或中文式的英文。
【例】:In some of the European countries the people ar e given the biggest social benefit such as medical insurance.
此句英文用的是被动语态,翻译时应将其改为主动语态,译为:“在有些欧洲国家里,人民享受到最广泛的社会福利,如医疗保险等等。”在口译时,由于时间紧迫,译员很容易顺着英文的句子结构往下译,译成“……人民被给予最大的社会福利……”。仔细听国际会议的口译,就会发现不少译员经常犯这一通病。因此,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三、长句的处理
处理好长句子,是口译的基本功之一。翻译长句,除要注意根据意群,将其切断为简单句外,还有一个关键要掌握,即英文句子之所以长和复杂,那是为了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词,于是用who,which,that代替主词和宾语,因而使句子变得很长。而中文则不怕重复使用同一词语。
【例】:That is the single monetary policy which will be discussed at the next European Union Conference 。
这里,英文中为了避免在第二句话中重复singlemonetarypolicy,将其简化成一个which,并将两个句子合为一句复合句。在译成中文时,可以不怕重复,译为“那就是单一的货币制度,这个货币制度将在下一届欧洲联盟会议上进行讨论。” 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一关键,还有一个方法,就是要学会使用“润滑剂”。在口译时,为了赶时间,往往尽可能依照原文的句法结构,避免做大的改动。当把长句切为短句时,难免会造成一种断断续续互不关联的感觉。因此,在短句之间,要灵活地添加一些虚词,这些词本身不只有任何意义,但却能使译出的句子听起来不那么艰涩、生硬。
【例】:How can the European Unio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European film and television programme industry which is competitive in the would market, forward looking and ca pable of radiating the influence of European culture an d of creating jobs in Europe?
这个长句,在口译时在不打乱其完整结构的情况下,首先将其切割为短句,在必要的地方,重复使用一些字词,同时在断句之间,添加一些虚词,使句子与句子之间有机联结起来。此句可以这样译:欧洲联盟应该怎样做才能对欧洲的电影、电视工业有所贡献,使它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,使它有能力发挥欧洲文化的影响,并且能够在欧洲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呢?
四、词义的细微差别的处理
中国译员的特点是记忆力强,但是,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对英语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,在理解上有所欠缺。因此在翻译时,常常是大意都翻译过去了,但是却丢掉了发言人用词的微妙之处,显得比较生硬,有时,甚至因为不了解词义的细微差别而导致意思上的重大差别。